首页 > 资讯 > CAE其它 > > Simwe专访ANSYS中国、安世亚太公司高层

Simwe专访ANSYS中国、安世亚太公司高层

发布: Simwe    来源:Simwe    发布时间:2013-08-06    收藏】 【打印】  复制连接 【 】 我来说两句:(0逛逛论坛

ANSYS中国技术经理 丁海强:

实际上ANSYS要做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多物理场。我们要从系统的整体的考虑,而不是单一领域的最优。ANSYS应该是最早提出多物理场化的。但现在很多厂家也在跟进,都在做多物理场,那么实际上最终效果还是由市场来检验的。仿真现在做工程来说都是用来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

安世亚太公司副总裁 徐劼勇博士:

从历史上来看,十几年前ANSYS其实它本身已经有一个完整的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仿真的体系。在结构、流体、电磁的低频和高频,十几年前它已经有一套完整的Multiphysics这样一套体系。然后观察最近十几年CFX、Fluent、Ansoft ,其实背后有一个理念,就是做所有的物理场,首先第一个就是单场要做好,很核心的一点。因为我们在现实工程产品设计上面其实有40%-60%本身从根基上就是需要考虑多物理场问题,这就叫市场的一个根本需求,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怎样让这个产品体系更加满足这些需求。非常关键,ANSYS的单场功能现在无论哪个都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所以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把它融合起来。融合需要几个指标一个是数据,第二是流程。数据是在程序底层做完,无论是单项的还是双向的,只有在程序底层集成在一起才能做到最好。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开始拖拽式的,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它背后是需要修炼的功夫,现在它这个功能已经实现了。真正要做多物理场,一是单场做好,二数据跟技术的集成做好,三把流程做好,这样才能真正仅仅在仿真的角度把这事搞定。所有的这些仿真,它最后的一个目标是为了帮助客户做产品设计、优化工艺、然后在运营中间整个可靠性的提升和最后环境改善。最终都是跟工业深度的结合,跟客户的需求走,客户的需求现在会越来越从点上扩展到面上,所以这些也是ANSYS和安世亚太所要做的事情。ANSYS其实在后期阶段将会有更大的一盘棋在下。

Simwe记者:

ANSYS 作为老牌的CAE软件系统平台供应商,是否会引导CAE用户进行产品“消费”,在未来1-3年,是否会有革命性的产品推出?

安世亚太公司副总裁 徐劼勇博士:

关于引导CAE用户进行产品“消费”,我个人完全同意这种想法。其实就是ANSYS在做的一种积极的状态,就是说ANSYS提出SDPD(仿真驱动产品设计)。仿真跟实验相比,产品设计靠什么?一是过去的经验积累,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也就是知识。第二个是实验,实验手段,物理样机。第三个是物理方程。正常我们要把一个实验做好,大家都需要明白一件事,叫做共识。要知其所以然你才能够更有效的做设计。哪个手段最能够做好,其实就是仿真。仿真是在微观上能告诉你所以然,所以在微观上它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知其然,所以回到宏观你就知道所以然。所以ANSYS的SDPD这四个字母是看到了整个的产品设计推动背后的东西,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ANSYS 日本技术总经理 王晓博士:

ANSYS不管它的产品开发的目标还是投资目标着眼点都非常的务实,就是为了解决工业界、设计者的实际问题。ANSYS在最近的包括下面几个版本,开发方向的重点都是放在这里。比如说前处理是个瓶颈,耦合是个瓶颈,并行计算是个瓶颈,但在中国可能硬件还比较贵,国外相对而言硬件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只有解决完这些瓶颈问题,才真正有可能革命传统的设计流程。只有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有生命力。仿真市场并不是很被动的,ANSYS有专门研究市场的人员,都是非常有经验,都是很前端性的做调查,进行及时反馈。并且全球的office也会把客户需求反应上去。这种需求有的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要求,有的是对新功能的改进。把高高在上的物理场怎样跟各行各业的结合起来,对工业界真正能够对它们技术革新起到推动作用。这个环节非常的重要。

Simwe记者:

ANSYS作为全球老牌的CAE软件供应商,在业内具有良好的用户口碑。目前市场来看,CAD的用户仍然是远远大于CAE用户,ANSYS未来几年是否会考虑收购CAD软件,实现产品和用户的整合?

ANSYS 日本技术总经理 王晓博士: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开发的重点就是平台,概念历年是不会变的。那么前处理增加的时候,前处理包括建模和增强网格,它这个里面就和CAD是相关的,尽可能的把CAD的数据准确的读入到平台上面,这样使用者操作起来就会更方便,效率就会更高,提供接口这是第一。第二还有接口一种是简单的数据传输,二是单项的接口,三还有双向,如solidworks在数据纠正,如果实时链接,它修正的信息会在反馈到CAD里面。

安世亚太公司副总裁 徐劼勇博士:

ANSYS有它的聚焦的点,因为这样他能够做的更好。另外从市场上来讲, ANSYS现在想推广的是把我们做的最好的仿真这一块,能够让更多的用户用上,不管你是用什么CAD,单项与双向的接口互导,可以让更多的CAD的用户能够用到ANSYS仿真。

ANSYS 日本技术总经理 王晓博士:

在ANSYS全球的战略里面,这一点非常的明确,会专一CAE。

Simwe记者:

作为CAE领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安世亚太公司是否觉得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着哪些方面,产品?营销?还是其他?中国CAE发展未来将是黄金十年,安世亚太公司又是如何的应对与化解这些竞争,让危机变成机遇的?

安世亚太公司副总裁 徐劼勇博士:

压力是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我更愿意看这是动力。其实中国这块饼本来就很大,不同的厂商大家一起合作,把饼做大。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个看作是一个压力,客户认可的你是不是真正的给他带来帮助。从全球来看客户的需求,如何基于客户的需求,以及把握中国客户需求特色,如何来推广能够把饼做大,形成我们的方法论。一个是本地化,另外一个把实施途径做好。只有把实施途径做好,你的效果跟能力才能提升上去,有了这样一个能力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其实安世亚太十年前四五十人,现在我们七百多人,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安世亚太在2005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学术仿真”这个概念,这都是因为客户的需求并不是所有客户都意识到,也可以说是客户未来需求。安世亚太在2007年第一个发布“精益研发”平台,这个其实也是客户的逐步需求。客户中间的一个需求,我们跟客户互动的中间的理解,然后通过理解把我们战略的进程在做逐步的一些安排。通过这些也希望跟大家竞争或一起往前走,通过合作,真正让仿真能够让企业、研究所带来帮助,这点来说是最重要的。中国有些观念跟国外的还是有点小的差异在里面,知识产权之类的。知识产权没处理好对中国企业来说,只是停留在一个工具上,不会得到方法上的提升,不会得到系统的服务,其实是很可惜的。我刚刚谈了三件事中间,只是工具中间的一小部分满足了,但是流程规范,整个体系建设,还有平台的建设包括网络平台的建设、专业模块开发来说,其实很难得到。而这个恰恰是企业快速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够快速的把仿真应用好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所以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动力而不是一种压力。

ANSYS 日本技术总经理 王晓博士:

在中国市场上安世亚太和ANSYS中国合作,一起向中国客户提供工具,提供服务。压力肯定是有的,做什么都会有压力的。压力不是动力,更多的是一种使命。向中国的客户提供工具,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用到开发流程里面,对他们的技术创新做出贡献,这种使命感,至少在我这里是比较强的。竞争的话大家都是平等的,做什么工作都会有竞争,我觉得不是问题,大家共同发展。

Simwe记者:

好的。非常感谢三位接受今天的采访。希望ANSYS中国、安世亚太公司,在各位的带领下能发展的更快、更好。也希望中国的仿真事业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快速的发展起来,助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关于安世亚太公司: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精益研发技术的丰富与发展,面向企业产品的研发流程,提供最先进的高端研发信息化技术、产品与服务,帮助客户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总部在北京,员工600余名,全国拥有十三家分支机构。客户2000余家,涵盖航空、航天、国防、兵器、船舶、机械、电子、汽车、铁路、石化、冶金、土建、采矿、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作为ANSYS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及增值服务商,十五年的专业运营,安世亚太掌握了先进的产品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并成立专门咨询机构,协调国内外合作资源为中国企业提供专业的仿真咨询与仿真体系建设、研发平台实施与高性能计算集成服务。安世亚太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双软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并数次获得政府及行业奖项,包括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十大创新领袖”、“中国快速成长企业十强”、“改革开放三十年研发平台信得过产品奖”、“中国CAE领域杰出贡献奖”、“软件行业领军企业”等。

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www.peraglobal.com

关于ANSYS公司:

ANSYS 成立于 1970 年,员工超过 1700 人,拥有大量获得高级学位以及在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和设计优化领域经过广泛培训的工程师。ANSYS 积极推进其世界级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竭诚帮助客户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成功的创新型产品。ANSYS 致力于工程仿真软件的开发、销售和技术支持。该软件产品可预测产品设计在实际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制造过程。公司不断推进仿真解决方案的发展。首先,通过开发或并购最先进的技术,将其集成到一体化可定制仿真平台中,使工程师能够高效地执行复杂的多物理场仿真工作;其次,提供系统服务,用以管理仿真进程和数据。这样,工程师和产品开发人员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产品设计、完善产品质量,而不必为软件使用和数据搜索花费过多时间。

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www.ansys.com/

 
分享到: 收藏